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今天
用“以体育人”的方式展现着篮球的社会价值

102比96,当拿到“准三双”的勒布朗·詹姆斯帮助湖人赢下NBA总决赛第四场,奥兰多迪士尼世界的偌大球馆里没有观众的欢呼和鼓噪,空场比赛让总决赛现场少了一份激情。
14000多公里以外,上海的梅赛德斯奔驰中心里,当球场荧幕里的终场哨响,上千名湖人球迷高声呐喊,忘情地庆祝着支持的球队距离总冠军只有一步之遥,仿佛这里就是总决赛现场。
同一时间,两片球场,相隔万里,却组成了一个“完整”的NBA总决赛舞台。

这是疫情之下的奇妙景象,一轮不同以往的NBA总决赛,加上一场意义非凡的NBA总决赛观赛派对,展现了体育在特殊时期的人文关怀和精神价值——比赛间隙,梅奔中心的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NBA关怀行动“筑梦凉山”的公益故事。
巧的是,就在三天前,姚基金创始人、中国篮协主席姚明才刚刚在武汉见证了一场慈善篮球赛,就如他所说,“我们都想让体育在社会进步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而NBA联盟,就在疫情的特殊时期,用最擅长的方式做出表率,践行体育的社会责任。
一场特别的观赛派对
马布里见证中美文化交融
“这是个非常酷的想法,聚集在这么大的球馆和自己的好友一起看球,有很强的代入感,这会是一个难忘的经历。”

说出这番话时,NBA和CBA名宿、北京北控男篮的主教练史蒂芬·马布里正站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中心球馆的中央,接受着近4000名球迷的欢呼和掌声。他也是这场观赛派对中的一份子,不仅和现场球迷一起参与了投篮比赛的游戏,还一起观看了比赛直播。
如今作为一名主教练,马布里从自己的“专业角度”认为,湖人是更有希望捧起这个赛季总冠军奖杯的球队。不过,当马布里和球迷一同参与了各种各样的现场游戏,并且观看了现场播放的NBA关怀行动视频短片后,他不自觉地将关注重点从比赛本身,转移到了公益项目上,“这个活动很特别,球迷们不仅能一起看比赛,还能感受篮球带给社会的力量。”
马布里所说的这股“力量”,正是NBA关怀行动在疫情期间为中国不同地区所提供的一系列物资帮助,以及他们走进四川大凉山的公益篮球训练计划。
加拿大pc预测对于体育公益对社会的帮助,马布里很有发言权。就在几天之前,马布里刚刚现身武汉,以武汉男丁格尔球队主教练的身份,参与了姚基金篮球慈善赛。那是姚明从球员到CBA球队投资人,再到中国篮协主席的这数十年间,一直坚持的一项公益事业。

“仔细观和察感受着这里的一切。可爱的孩子们冒雨跟我学投篮,稚嫩的脸庞充满朝气而眼神中尽是坚韧。救死扶伤的医者,把那份勇敢和执着带到篮球赛场上。”当参加完那场活动,马布里在社交网络上写下了这样一段感慨,“短短48小时,我看到的全是爱,是生命力。”

而如今,站在NBA总决赛的观赛派对上,马布里又感受到了NBA关怀行动以美国职业体育的方式践行着社会责任。可以说,短短几天时间,马布里见证了中美篮球文化在践行社会责任方面的交融。
“我希望像姚明那样,一直是中美篮球文化的大使。”这也难怪马布里在此前参与NBA 3X总决赛时表示,愿意一直推动中美篮球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我希望成为一座桥梁,用体育为社会做更多事。”

疫情之下
体育从“社会责任”鼓舞人心
事实上,就在这场4000人参与的NBA总决赛观赛派对之前,疫情迫使NBA联赛停摆数月,却从没有阻断NBA联盟的关怀计划在中国践行公益和社会责任。
早在今年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初期,NBA联盟就在第一时间制定了系统的捐赠方案,支持广大人民抗击疫情。NBA联盟向武汉捐赠了价值1850万元人民币的医疗设备,分别捐赠至武汉雷神山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和武汉市第四医院,用于新冠疫情的诊断和治疗。
此后,在今年的NBA全明星赛上,球场大屏幕上还打出了“武汉加油”的公益信息,众多NBA球员也都积极发声,支持中国抗击疫情。

在NBA联盟进入中国的这么多年,公益一直是这个北美职业体育联盟坚持推广的重要主题之一——4月底,NBA关怀行动捐赠的第一批消毒卫生防疫物资送至凉山州12个县的50所乡村学校,保障返校复课的学生及教职工的身体健康,让乡村学校的孩子们能够有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6月份,NBA关怀行动为海南省5个县的30所乡村学校捐赠了“加油开学季消毒卫生包”,其中包括了从校园环境消毒到学生教师个人防护的防疫物资;差不多同一时间段,NBA关怀行动为上海3个区的21所随迁子女学校和幼儿园送去了消毒卫生防疫物资,保证这些学校的师生能在校园里安全地学习和生活。
尽管疫情让体育赛事按下“暂停键”,也证明了体育并非生活中的“刚需”,但特殊时期,体育依旧可以用特别的方式证明它的社会价值。
八月末,NBA关怀行动组织“筑梦凉山”篮球公益行,走进大凉山地区的农村、山区、乡镇和社区,为喜爱运动的青少年和广大群众提供积极向上的的体育文化活动,充实他们的业余生活。事实上,这么多年来,NBA联盟一直在积极与中国教育部合作,帮助撰写篮球教科书,并且培训篮球特色学校的体育老师。

这其实与中国篮协主席姚明一直提倡的“以体育人”不谋而合。
“我们坚信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体育可以陪伴并且帮助到他们。”几天前,姚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并且希望越来越多球员和其他项目的运动员都能参与到公益和教育中,“我们都想让体育在社会进步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NBA其实也一直在用“以体育人”的方式展现着篮球的社会价值——或许篮球并非生活中的“刚需”,但体育竞技以外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是一股不可小觑的精神动力。